11:31 PM Monday, July 31, 2006

东拉西扯:Google和MySpace的流量

前几天,Hitwise的分析师Bill Tancer在他的blog中贴了一张表,排列了Google访问量前20名的资产及其份额(截至2006年7月15日):

很明显,搜索是Google最重要的资产,与搜索相关的资产,占了访问量的90%以上,Gmail不到6%,Blogger只有0.59%。这些资产加在一起的访问量,占了全美国的4.24%,社交网络新星MySpace则占了4.46%,成为全美被访问次数最多的网站。让我奇怪的是,这似乎是MySpace第二次超越Google。

MySpace流量的跃升,并不是因为它的用户数量的激增,主要是来自它的平均每个访问者高达30-40的平均PV。如果MySpace为了照顾用户体验,更多地采用Ajax,而不是直接刷新页面的方式,也许它的可被统计的访问量就会急剧下降。比如Gmail的PV我就不知道该如何计算。用户在MySpace的主要行为,集中在翻阅其他用户的简介和照片、发送消息、添加和管理好友等操作上。这些操作就是不停地从一个页面,跳到另一个页面,很忙。

前几天有个家伙说,MySpace成功的原因很简单,就是小孩子可以在这里有性的体验。我不知道如何界定成功,如果访问量大就算的话,那么也可以说,健壮的系统加简陋的页面,也是MySpace成功的重要原因。在用户体验和统计数据之间,大多数网站都会情不自禁地倒向后者。

不过,MySpace的实际到访用户,肯定远远低于Google。上面提到,Blogger在Google的访问量中,只占0.59%的份额,但它的到访用户数,却仍然比MySpace高出6%左右,YouTube则比MySpace高出20%以上。尽管Blogger被Google收购后几乎无所作为,尽管这个服务没有办法被中国的1.23亿用户访问到,但Blogger绝对不是一块无足轻重的资产。3年多的时间,Blogger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局面,确实是一件很可惜的事。不过这至少证明一件事,那些在Google整个流量中看起来很不起眼的产品,其实际市场地位不见得有多弱。

我并不完全赞同《商业周刊》的“Google非搜索业务雷声大雨点小”的判断。就像硅谷众多籍籍无名的小公司,猛不丁就有个把长成了巨人,借助Google内部创业机制涌现出来的这些新产品,我们最好还是不要太早下断言。


Sent using R|mail.

通告:本站点(http://gwebread.blogspot.com)的内容系由Feeds订阅自动生成,本站不拥有任何权利,建议您通过点击文末的链接浏览原文,以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。鉴于此处仅供个人阅读使用,恕不发送引用通告。若您拥有被订阅feeds中某些内容的权利,且不想此内容在本站发布,请留言告知。

Trackback URL: http://www.haloscan.com/tb/geneboy/115435989285770003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