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拉西扯:关心用户体验就是关心商业
搜索引擎通过帮助用户更准确地找到他想要的结果,从而为自身带来商业价值。实际上,在优化算法,改善搜索结果的质量上,各大搜索引擎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,因为搜索结果的质量,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搜索引擎商业价值的大小。
《搜》这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Google,但给我印象最深的,却是Overture。GoTo(即后来的Overture)的出现,是因为当时基于关键字统计的搜索引擎,已经被严重垃圾化了,而且各门户网站对改进搜索质量毫无兴趣。比尔·格罗斯认为,让搜索结果跟钱结合起来,将有助于改善用户的搜索体验。而且,由于跟用户的搜索意图相关联,这种方式也更加有利于广告主。这个思路听上去很像李彦宏后来提出的搜索引擎第三定律:“自信心定律”,谁对自己的网站有信心,谁就排在前面。有信心的表现就是愿意为这个排名付钱。
付费排名让Overture的收入突飞猛进,2002年收入接近7亿美元。但随着Google AdWords的崛起,Overture模式很快就走入穷途末路。首先,Overture自身没有流量,它只能依靠购买搜索引擎的流量来转卖给广告客户;其次,搜索排名算法的改进,让这种花钱买结果的做法变得用户体验很差。而更重要的是,大部分普通用户根本不知道如何区分花了钱的结果和正常搜索结果。根据去年的调查,在美国有56%的用户不知道搜索引擎结果中所谓赞助商广告链接(sponsored links)和自然搜索结果的区别。其结果是,大量用户误点了广告了链接,广告客户多花了冤枉钱。2003年7月,市值惨跌39%的Overture终于被雅虎收购。
明显区分依据算法排出的正常搜索结果和付费链接,肯定会减少广告的点击量,从而影响搜索引擎服务商的收入。但这么做带来的却是用户和广告客户两方面的信心,用户不会被花了钱的链接误导,广告客户也不会因用户的误点而浪费金钱。长期看,这种不故意误导的方式,才是良性的商业模式。用户在明知那是广告的情况下,还有强烈的点击意愿,这时候广告的投资回报就达到了最大化。
2004年,雅虎中国推出了它的搜索竞价产品,采用的方法跟百度类似,在竞价广告的后面,标上“推广”字样和链接。实际上他们很清楚,一般用户根本不明白那个“推广”是什么意思。在中国,不能区分搜索结果和付费链接的用户比例,可能要远远高于美国的56%。
昨天晚上车东告诉我,雅虎中国的竞价广告和正常搜索结果已经完全分离了(例子:虚拟主机),搜索结果顶部的广告用不同的底色与正常搜索结果区分开了。这是个很好的步骤,对用户的搜索体验和广告客户的钱,都是一种尊重。不过还不够彻底,因为“推广”这个词仍然会造成用户的困惑,如果直接改成“广告”或“赞助链接”,会怎么样呢?
Trackback URL: http://www.haloscan.com/tb/geneboy/114785850922400511/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