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拉西扯:一般人可以分为三种
10年前,惠多网(CFido)上有一条著名的tagline:“一般人可以分为三种:识数的和不识数的。”在互联网上,其实也可以说,一般人分为三种:贡献者和消费者。第三种呢?消费者按照能动性又可以分为被动消费者和主动消费者。
互联网商业化以后,出现了一批大网站,这些网站培养了一大批被动的接受者。所谓用户,就是那些按照网站的安排,点点鼠标、翻翻网页的人。鼠标的作用,跟电视遥控器大致相似。早期的Yahoo!,以及后来的Hao123、新浪新闻首页,基本上可以算是电视节目报,他们干的是同一件事:收视指南。
饭来张口的日子看上去很舒坦,但日子久了,天天炸酱面也一样会乏味。很多人试着自己输入点什么,自己发现点什么,所以,搜索引擎火了,Google发了。人们发现,一旦自己稍微主动一点儿,互联网一下子就比原来大了很多,并且变得更精彩、更有用了。
但人并不总是满足于做一个消费者,人的创造力需要表现,人的成就感需要满足,所以,很多从前的用户,现在变成了贡献者。对贡献者来说,互联网只是一个舞台、一个社区、一个可以为我所用的工具。贡献者往往是那些自主意识很强烈的人,他们通常不会接受他们不喜欢的东西。
相对于三种人,在线广告也慢慢开始分化。最早的banner广告,跟电视广告、报纸广告没太大区别,都是硬性的、捆绑的、不可变更的。AdWords的出现,让广告开始跟人的活动相关了。但这显然还不是广告的极致。一个喜欢户外运动的人,你给他一个跑步机的广告,就不太合适。一个酷爱韩国电视剧的人,你给他一个好莱坞明星做的广告,也未必很受待见。同样地,你把一个茉莉花茶的广告展示给我,没任何意义,我永远都不会去买茶叶。
什么时候,互联网上再也没有了广告,有的只是你需要的信息、你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你喜欢的形式,我想,这才是广告的极致。只有在这种情况下,广告客户的投入才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。即使是专治牛皮癣的老军医,也需要找到长了牛皮癣的人,而不是逮谁问谁:治不治牛皮癣?
说到底,广告也只是一种服务而已。也只有把广告当成服务来做,才有可能找到让广告主和广告受众都满意的方法。一般人可以分为三种,你要先搞清楚,你为哪一种人服务。
Trackback URL: http://www.haloscan.com/tb/geneboy/113642078888577681/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返回首页